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 > 武汉网 > 资讯 > 正文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大力发展黑米产业,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华中农大生科学子在行动

2021-09-01 18:25:02阅读:- 来源:
大力发展黑米产业,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因疫情原因,原定于8月末进行线下实践的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荆州暑期实践团克服多方困难,于8月15日至8月21日在线

大力发展黑米产业,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因疫情原因,原定于8月末进行线下实践的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荆州暑期实践团克服多方困难,于8月15日至8月21日在线上进行,并通过线上采访,网络问卷,论文查阅等形式对黑米进行研究。经商议,该团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从营养价值,生产过程以及消费市场三个方面进行调研,最后一组负责统筹全队工作安排以及相关内容写作。该团队的指导老师李旭老师在实践过程中为团队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并为实践团实际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筹备会议

在文献查阅以及筹备过后,8月17号上午,该实践团邀请到了巨金米业的李巨柒经理来进行线上的采访,主要针对黑米的生产加工情况以及黑米的消费市场进行询问,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很多公司没有选择进行黑米加工的原因是黑米加工需要一条区别于普通大米之外的生产线,在黑米的消费市场状况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情况下,额外开发一条新的生产线无疑增加了成本。而黑米的消费市场之所以存在这么大的阻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消费者的意识形态,如何让民众了解黑米的营养价值,改变黑米作为杂粮而难以成为主食的刻板印象,进而提高消费者需求,才是促进黑米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大刚需。在问及黑米是否能够实现以“双水双绿”理念进行虾稻模式种植时,李经理谈到,这种模式对稻米性状的主要要求为晚熟和抗倒伏,所以种植的黑米品种只要符合要求便可能进行虾稻模式种植。团队成员认为以高品质黑米为作为虾稻共作模式中稻的品种,可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并且可以减少黑米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污染和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残留。                             线上采访李巨柒经理

鉴于市场现状,团队成员针对消费者对黑米的认知情况整理了一份调查问卷,从238份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该团队得到的结果如下:——黑米进入市场的阻力,主要为习惯了日常食用白米;认为价钱偏高;觉得黑米口感不好;市场上存在假货,难以区分。——民众对黑米的认识程度接近60%,即大多数民众认为黑米更具营养,但仅有5.46%的民众具体的知道黑米营养价值。接近75%的民众愿意了解黑米,说明在黑米的宣传上仍有欠缺。——黑米做成零食或做成保健品,通过数据可得知,有约60%民众吃过黑米加工的零食,而相关保健品只有25%的民众知晓。

——民众对于黑米产业的未来主要为支持态度。    从问卷的调查结果得知,黑米的市场接受情况并不理想,黑米作为一款功能米的最大卖点便是健康效益,而真正了解这个的消费者只有5%,可见人们并非不想去了解这款产品,这无疑应该大力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黑米的市场认知度,市场认可度,拉动市场上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少人买导致少人种”的实质问题。

针对黑米的营养价值,该团队的另一组同学又于8月22日对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陈振夏老师进行了线上采访,结合有关黑米营养效益的论文内容,进行了一些提问。团队成员从中得知,黑米具有高营养价值并非空谈,在黑米的营养健康效益方面,自古以来在人们的认知中黑米就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既可以入药,也是食补佳品。从当代科学认知角度来讲,相关研究的文献的查阅表明黑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植物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和铁、锌、硒、钙等矿质元素,与其他一般稻米品种相比,还含有花色苷、生物碱、维生素 C、类黄酮、胡萝卜素等活性物质。黑米中花色苷便是其最主要的营养健康功效成分,有研究表明花色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抑制 或直接清除自由基,防止氧化损伤的发生,提高血清及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同时还具有协同抗氧化能力,大大减低自由基的伤害。虽然对具体人群实验尚未有结果,但是模型动物实验以及黑米的营养成分分析都指向黑米的健康功效和潜在健康价值。

线上采访陈振夏老师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最让团队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陈振夏老师在采访结尾的感叹:“现在我在做黑米的营养效益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业,我们从四个面向来看的话,它不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然后也是面向生命健康,社会的重大需求,前景是非常好的。”她还表示对于现在的研究非常的有信心,也期望在不远的将来做出一些成绩,让更多的人吃上黑米,让中国人更加健康长寿。团队在实践中看到的不只是黑米在当今市场上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华农的科学家们在为黑米研究和产业事业拼搏奋斗的身影,这也坚定了团队成员们为黑米事业蓬勃发展献策献力的决心。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荆州暑期实验团 宰占杰、李开俊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荆州暑期实验团 全体成员

审核|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荆州暑期实验团指导老师 李旭

附带qq邮箱254547399@qq.com

(正文已经结束)

推荐阅读:邰卉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